玩樂時間:2013/4
因為我們的晚餐選在海洋公園附近的LABAZ用餐,因為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我們就順路回到八仙洞走走,長濱的八仙洞以擁有獨特的海蝕洞景觀和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著稱,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洞穴共有十多個,大小深淺不一,這些洞穴原在海面下經由海浪沖蝕而成,但現在卻高低散布於山壁上,乃是東部海岸不斷上升的最佳明證。



原本一開始我以為八仙洞就真得是八位神先所居住的洞,原本以為會有八個山洞,結果後來發現原來是大錯特錯阿!



每個洞口都有恭奉的神明,這座觀音我覺得還蠻漂亮的,感覺作工很精緻。



八仙洞本為間歇性上昇的 岩壁,受海浪沖擊而形成的奇妙洞穴,標高150公尺。洞穴雖達14個,而真正的岩洞僅有少數幾個,依相通之路徑上行,分別命名為靈岩洞、潮音洞、永安洞、海雷洞、朝陽洞、軟元洞、拱辰洞及崑崙洞。



洞內有信徒奉祀佛祖或仙道,成為信仰重鎮,香火不斷,在更高處的洞穴中則曾發現五、六千年前的長濱文化遺址。八仙洞附近的海濱,是欣賞海景、夕陽和捕魚情景的好地點。各洞間設有環狀木棧步道相接,沿步道逐洞尋幽,樂趣無窮。



地圖上目前標示有11個洞穴。



不過有些洞穴也被封住了,可能因為有坍塌的危險性或已經坍塌而封住了,不然我還真想去看看水濂洞的風景如何?



剛好遇到有「天下奇石」的展覽,有個傳說是這麼傳著→對於求子心切,望子成龍的夫妻,只要摸一摸這奇石,就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



不過摸到這明代白玉觀音,好像不只求子,有車子、銀子、兒子、妻子和房子,我也很好奇怎麼沒有老公這個選項呢??不過我還是全部都有摸啦!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展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少1萬5000年。這些史前文化分布在全台各地,散布在一千多個不同環境的遺址中。其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特徵為使用打製砍砸器,未使用陶器。而第一個挖掘到這個文化的遺址,正是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集塊岩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1968年至1970年之間,任教於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帶領一個考古隊在八仙洞若干的洞穴中,做過五次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



倒著山洞看像不像是倒著的台灣?



笑嗨嗨的彌勒佛也在迎接著大家。



上了階梯,第一個就會遇到的山洞就是「潮音洞」,這是一個半圓拱形的洞穴,由於海浪聲的迴音特別明顯故以名之。它是考古隊試掘的乾元、海雷、永安和潮音四洞中,位置最低的一洞,海拔約卅公尺,形成年代最為晚近,被現代居民擾亂最深。



沿途可以欣賞東部海岸的風景,如果氣候在好一點,視野也會更加寬廣。



此洞高出現有海平面約六十公尺,考古隊在第一期工作期間,曾在此做了試探性的發掘,但因當時天旱,地層乾燥而堅硬,作業不易,暫停發掘。由此點南望,廣大的長濱海階群清晰可見,部分海階與洞穴可以相互比對高度。



海岸線看起來又更清楚了,八仙洞遺址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為主,石器類型以石片器佔多數。此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各類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遺留物。



從這些器物來推斷,住在該遺址的人類,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之後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鋒利邊緣,用來擔任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其實還可以再往上走,卡在我們時間很有限,而且越往上走階梯也越陡,只能說,所以只能放棄剩下的洞穴了,反而這裡只要付停車費,下次一定要把八仙洞給完攻。



以上部分文字採自→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416.html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AB%E4%BB%99%E6%B4%9E%E9%81%BA%E5%9D%80


4/4(四):成功鎮農會花海+三仙台的浪民宿 鯊魚黑幫(鯊魚博物館)
4/5(五):三仙台卑南包仔店八仙洞→LABAZ11號廚房。
4/7(日):石碇福寶飲食店+王氏豆腐。



心得報告到此,謝謝收看!
下台一鞠躬!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右下角一個推或一個讚,T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thu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