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到花蓮的第三天,我們這次安排的行程是到林田山走走,那天的天氣非常的好,一路上我們從吉安騎到鳳林,太陽曬的我頭實在暈暈,所以我們一下車就趕緊先躲到展示館裡吹一點點微微的冷氣,展示館裡是要脫鞋的,在外面有展示各式各樣樹木的年輪。



裡頭都是展示從前人生活的器具,濃濃的古早味道,有些器具我鄉下老家也都還有保存著,所以看起來格外親切。







真要說比較特別的展示的話就是以下這些伐木時期所用到的器具,我覺得這一區規劃的很好,因為器具上都有標示號碼,可以依號碼對造前方的解說文字,讓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器具是用在什麼地方上,對伐木這項產業可以多了解一點。









只要到懷舊復古的地方總少不了一台有復古味的腳踏車。



既然是林業,對於火災的預防當然要格外謹慎,民國四十九年九月十六日深夜,一場無名火把林田山製材廠全部燒毀,因為當時只有鐵路沒有公路,從鳳林、光復趕來搶救的消防車,無法進入火場,且林場本身也無消防設備,偌大的廠房化為灰燼。有鑑於此,隔年林場成立消防隊,將集中市場結束營業,市場原有的房舍作為消防隊的隊址。



隊員皆由林場員工擔任,同時在場內舖設消防水管及消防栓。消防隊成立之後,陸續添置裝備及設施,完備程度不亞於各鄉鎮的消防隊。



由照片上可以看出當時的林田山消防設備器具真的很完善,我想是因為地處偏遠,交通又不便,這裡的居民當然要更自立自強維護自家安全囉。



林場於四十年左右,人口遽增,因應民生需求攤販漸多,為維護林場環境整潔,特在森榮月台旁邊設立集中市場,統一管理攤販。內有布店、小吃、菜攤、雜貨等販賣,市場規模雖小但百貨俱全,能提供距離鄰近鄉鎮較遠的山居民眾方便,形成一個生活機能完善的小山城。



現場也都是可以看到一些以前雜貨店所販賣的古玩,還有以前攤販會用到的磅秤。





展示館其實就是以前的物料倉庫,民國七十七年結束伐木作業,物料倉庫也功成身退。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有鑒於參訪遊客日增,展示空間狹隘,於是將閒置的材料倉庫予以整建成為現在的「展示館」。因此才有更寬敞完善的展示場所,蒐集的文物得以分門別類的陳列出來,將昔日林場的生活狀況有糸統的介紹,讓遊客了解伐木時期林田山的居民生活方式,和林場作業的情形,另有視聽設備,可以從精心製作的影片來了解林田山的伐木文化史



既然是來到林業區,木雕也是隨處可見的情景。



印象中,木雕館很像就有兩、三個展示區,裡頭全都是木雕作品,可以聞到濃濃的木香味,但是館裡都是沒有開放冷氣的,我逛了一、兩個展示區就以前快投降陣亡啦



園區內到處都是日式建築的小矮屋,天氣熱到我撐陽傘還不夠,還要站在陰涼處才行,想要回眸一笑,感覺都像在“苦笑”啊!







這種日式小矮屋就很適合來拍“偷偷看一下”的情景啦!當然我也要來瞧一下囉,手上的洋傘還是堅持不肯收起來啦!





因為我睡眠不太夠,又很怕熱的體質,所以我一直吵著黃小誠要去涼的地方喝個咖啡啦,黃小誠一直怕我盧他,所以趕緊拿著我的包包落跑去



林田山到處都有這樣清楚的地圖告示牌,隨時可以了解到自己現在位置在哪!



上面這是一條以前很重要的溫泉線鐵路。



在1960年代伐木的全盛時期,林田山一片人聲鼎沸景象,讓這裡有『小上海』之稱,但隨著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的實施,林田山的伐木工人漸漸散去,一併帶走原有的繁華,但林田山仍舊保留保存了最完整的伐木場景與意象,原始山川景觀、豐富的自然生態、早期的檜木房舍和運載鐵道,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也由於林田山風貌與九份相似,近年來許多人也會用『小九份』來稱呼它,讓這裡成為許多人懷舊的好地方。





一片綠油油的景象,讓人不自覺得放鬆。接下來就是跟隨我一起去品嘗個林田山咖啡吧



待續.....
(以上部份內容採自→http://hualien.forest.gov.tw/np.asp?ctNode=2564&mp=380)


心得報告到此,謝謝收看!
下臺一鞠躬!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一個推,T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thu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